往来寒热,故倍生姜佐柴胡以解表;结热在里,故去参、甘之温补,加枳、芍以破结。心烦谵语而不去人参者,以惊故也。
外有热,是身热未除。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系在太阴。
少阴病脉紧,至七八日,自下利,脉暴微,手足反温,脉紧反去者,为欲解也。两者字作时字看,更醒。
急温以附子汤,壮火之阳,而阴自和矣。少阴为阴枢,阳有余邪,便伤其阴,故宜急下以存其阴。
东垣云∶“淡粥为阴中之阳,所以利小便。至二日恶寒自止,而反恶热。
姜、夏以除呕,柴、芩以去烦,大枣和里,枳芍舒急。气上冲、满而烦、心下温,皆是手足寒,脉弦迟,有心温、膈寒二证,须着眼。